起源于北方旱地的粟黍等作物,是如何向南传播的?
“对于这个过程,目前还有诸多环节没搞清楚。”3月22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青年研究员吴妍说,“通过对安徽宣城井水墩遗址的植物遗存进行研究,我们发现,2600年前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粟黍已南传至皖南地区,并在当地形成稻粟混作农业。”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地球科学前沿英文版》。
农业起源和传播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农作物扩散是农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发展等问题成为学术界关心的重要议题。在中国南方,早期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粟黍等旱地作物逐渐向南传播。
“受古环境变化及古人类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安徽南部地区农业发展的过程和动力机制研究依然相对薄弱。目前信息主要来源于历史文献,考古证据相对有限,亟须结合相关遗址的专项研究来填补空白。”吴妍强调。
位于安徽宣城的井水墩遗址,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
井水墩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陈小春介绍,2018年4月至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泾县文物局对井水墩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遗址地层堆积厚,有多个时期的叠压关系,在当地较为少见,为开展该遗址文化分期与植物考古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对新石器时代末期及两周时期遗址典型剖面和部分灰坑分别进行了大植物浮选和植硅体分析。
吴妍解释说,所谓大植物,是指植物的种子;而植硅体则类似于植物的“结石”。高等植物的根系在吸收水的同时,一并吸收了可溶性二氧化硅,并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这些二氧化硅在植物细胞间和细胞内沉淀下来,就像人得了结石一样,形成了方形、十字形等各种形状的植物‘结石’,就被称为植硅体。”吴妍说道。
不同植物和同种植物不同部位产生的植硅体是不一样的,研究植硅体,可以推断出曾经的植被是什么,植硅体来自植物的哪个部位;同时,植硅体耐酸、耐高温,不仅可以长久保存植物的原本信息,还能够直接反映古环境信息。
研究显示,距今4874—4820年的良渚文化中晚期,井水墩遗址附近的先民以单一的稻作农业为主;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此地的先民已开始种植粟,并且形成混作农业。
井水墩遗址中粟的大植物遗存直接测年结果为距今2667—2568年。“这一时期大量粟遗存及粟黍植硅体的发现,在安徽南部地区尚属首例。”吴妍说。
“结合史料记载与古环境背景可以推测粟黍农业在皖南地区大规模发展的动因有二。”吴妍说,其一,《史记》等历史文献记载了“泰伯奔吴”的故事,两周时期吴太伯自关中地区“南奔荆蛮”建立吴国,人群的迁徙推动了粟黍农业传播至安徽南部地区;其二,气候变化相关研究显示,西周时期全球气温普遍呈下降趋势,气候环境变化可能是促使当地先民调整作物种植类型的重要因素之一,促进了混合农业在安徽南部地区的出现。
吴妍表示,这项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新石器晚期以来安徽南部地区农业发展情况和粟黍传播路线提供新的证据。
(记者 陆成宽)